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报社概况 > 记者证查询

中国航天报社媒体社会责任报告(2021年度)

发布时间:2022/05/27 文章来源:中国航天报社 字体:【】 【】 【

目录

1.前言

2.政治责任

3.阵地建设责任

4.服务责任

5.人文关怀责任

6.文化责任

7.安全责任

8.道德责任

9.保障权益责任

10.合法经营责任

11.后记


一、前言

(一)媒体概况。中国航天报社(以下简称航天报社)成立于1986年,《中国航天报》创刊于1986年1月1日,是我国航天领域唯一公开发行的、权威报道我国航天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报纸,《中国航天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主办。

《中国航天报》每周出版五期,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报道中国航天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动态、科研成果、经济活动、企业文化、国际交流等信息,介绍国内外航天界的重大活动和发展走势等。其中,《中国航天报》正刊每周二、三、四、五出版,每期4块版面;《中国航天报·飞天科普周刊》,每周六出版,每期4块版面;《中国航天报·金秋时光》(离退休工作专刊),每月出版1期,每期4块版面。另外,如逢航天重大工程、重大活动、重大事件,报纸会及时推出增刊、专刊、号外等。

图为《中国航天报》正刊版面

图为《中国航天报·飞天科普周刊》版面

图为《中国航天报·金秋时光》离退休工作专刊版面

图为我国首次火星任务号外

由航天报社编辑出版的《太空探索》杂志是一本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宇航学会主办,是国内目前最权威的航天科普月刊之一,曾多次被评为“公众喜爱的科普期刊”。

图为《太空探索》杂志

近年来,航天报社致力于建设航天新型主流媒体,除了传统纸媒外,还打造了《中国航天报》网站、学习强国号、微信、微博、抖音、头条、澎湃、网易、快手、视频号、中国航天手机报等传播平台。

(二)社会责任理念。作为航天两大集团公司党组机关报,航天报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政治家办报”要求,坚持党管媒体,坚守意识形态主阵地,做出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2021年,航天报社高度重视对航天系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庆祝建党百年、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推进航天重大工程任务等的新闻报道,提前策划、周密部署,做到时政报道准确权威,第一时间传递党的声音,为建设航天强国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获奖情况。2021年,航天报社作品“嫦娥五号月球采样返回系列报道”获得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文字通讯与深度报道三等奖。在第八届国企好新闻评选活动中,航天报社4件作品获得国企好新闻文字作品和影音作品一等奖,2件作品获评二等奖,3件作品获评三等奖。在2021中国正能量“五个一百”网络精品评选中,航天报社申报的4件作品获奖。

图为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

图为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

二、政治责任

(一)政治方向。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会见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两次致电祝贺航天重大成就,指引中国航天取得辉煌成就。航天报社坚守意识形态主阵地,全力做好航天新闻工作,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传递到航天战线每名干部职工心中;突出做好先进人物团队弘扬航天精神和科技自立自强相关报道,以精神的力量引领中国航天人勇于创新突破、攀登科技高峰;全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报道,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落实中国记协指示和航天两大集团公司党组部署,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做好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5周年、天问一号登陆火星、空间站工程任务、长征火箭400次发射、珠海航展等报道,鼓舞全国人民紧跟党走、砥砺前行。

图为在微信公众号推出的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报道

(二)舆论引导。航天报社充分发挥航天新闻舆论主阵地作用,2021年,在《中国航天报》全媒体平台做好庆祝建党百年、党史学习教育、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等报道,组织刊发重要评论,做好思想引领和舆论引导;推出系列报道,展现广大党员一线建功立业的风采和党支部坚强的战斗堡垒作用;年初,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航天报社以“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为主题,启动了“红色地标·航天印记”大型全媒体主题采访报道。采编人员分赴多地,讲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航天事业拼搏奋斗的故事,体现了行业党报在意识形态主阵地的责任和担当。

图为“红色地标·航天印记”大型全媒体报道版面

(三)舆论监督。航天报社在日常报道中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营造干事创业勇担当的浓厚氛围,引领航天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强化责任担当、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政策执行、服务生产、服务基层的能力。同时,航天报社深入航天系统各基层单位,大力挖掘报道党建引领科研生产新闻线索,持续报道基层党组织在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的探索与创新。

(四)对外传播。2021年以来,航天报社以开放的姿态与其他平台合作,众多涉及国际航天的原创科普内容不仅在航天报社各媒体平台刊登,还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中央主流媒体,以及“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今日头条、中国军网等头部机构广泛转载,不断打造对外传播生态链,共同发出航天好声音。

图为外部合作媒体

三、阵地建设责任

(一)融媒体矩阵。目前,航天报社已经形成了以《中国航天报》《飞天科普周刊》《太空探索》等为代表的传统纸媒平台,以网站、微信、微博、抖音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进一步促进了中国航天好声音的立体化传播。

(二)融媒体报道。2021年,中国航天成功实施以天问一号登陆火星、空间站工程任务、长征火箭400次发射等为代表的50余次宇航发射任务。对于每一次重大宇航发射,航天报社提前与型号团队做好沟通,根据工程任务的不同特点,做好系统性、差异性全媒体内容策划,打赢了一场又一场新闻战役。

其中,在历时近一年的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报道中,航天报社联合相关航天单位,策划采写了《惊心动魄9分钟》《祝融轧下中国印》等解释性报道,凸显了专业媒体原创报道的生产力和传播力。在全网第一时间推出天问着陆火星的新闻,中国航天报微信公众号创下单篇内容阅读量超过100万的纪录。

图为官方微信上推出的火星任务报道

图为官方网站推出的火星任务报道专题

在中国空间站建造任务报道中,航天报社以全媒体视角展现中国空间站建“宫”大业的历史时刻。特别是独家策划的“中国空间站笔记”在微信公众号发布后,被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广泛转发报道。在微博上,产生#中国空间站极简笔记#、#中国空间站问答极简笔记#两个专属话题,累计收获近2000万话题阅读量。

图为2021年4月30日空间站报道版面

图为空间站任务新媒体报道

(三)融合采编平台建设。航天报社坚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一体化策划,实现移动优先、PC做全、纸媒做深、新媒体做活、多次生成、多元传播的策采编发新流程。一批传统报纸记者在内部政策引导和实践锻炼中成长为全媒体记者,为各媒体平台提供了大量优质新闻产品。后续,航天报社计划在2022年下半年初步建设成融媒体中心,发挥航天新闻舆论的“龙头”作用,擦亮《中国航天报》这个“金字招牌”。

四、服务责任

(一)信息服务。2021年,围绕航天两大集团公司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持续强化管理提升,大力发展民用产业,《中国航天报》全媒体平台以专业及时的会议报道、精心策划的系列报道和深度报道,以及丰富多彩的新媒体手段,持续对两大集团在改革发展、管理提升、开拓市场方面好的经验做法予以宣传。

(二)社会服务。2021年,《中国航天报·金秋时光》积极开展面向航天系统老同志的党史知识竞赛活动,以多种方式传递航天老同志对党的无限忠诚和热爱。此外,针对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中国航天报·金秋时光》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政策宣传工作,为航天系统老同志答疑解惑,搭建桥梁。

(三)公益活动。2021年,航天报社坚持公益属性,开展各种形式的航天公益活动。其中,在“红色地标·航天印记”大型建党百年采访活动中,航天报社与中国航天基金会携手合作,为全国第一所红军小学——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娄山关红军小学等学校的孩子们讲授精彩的国防教育课、航天科普课,同时向多所学校分发《飞天科普周刊》和《太空探索》杂志上千份,有力推动了航天科普与国防教育在青少年中的深入开展。

图为2021年4月8日,在“红色地标·航天印记”大型建党百年采访活动中,中国航天报青年记者在娄山关红军小学为学生讲授航天科普和国防知识课程

五、人文关怀责任

(一)民生报道。在做好重大新闻报道的同时,航天报社还在日常新闻报道中丰富基层报道、活跃文化报道,不断改进版面设置,体现出更为浓厚的航天文化味,为满足航天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灾难和事故报道。在进行灾难报道时,航天报社及时对卫星遥感等航天技术应用于减灾救灾进行报道。同时,航天报社在每年3月22日“航天质量日”和6月“安全生产月”、9月“全国质量月”期间加强安全生产和质量工作相关报道,第一时间传达上级对安全生产的重要工作安排,持续强化全员安全生产意识。

(三)以人为本。航天报社全媒体平台还集中报道了航天两大集团公司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的集体和个人等。同时,报社记者坚持践行“四力”,深入航天科研一线采访,充分展示了航天系统广大职工恪尽职守、忠诚奉献的感人故事。采写的《山中铸剑二十年》《病倒在一线的航天扶贫干部》等一系列优秀的团队人物报道获得关注。

图为《中国航天报》上刊登的人物报道

六、文化责任

(一)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21年,《中国航天报》以有温度、有深度、有力度的团队人物报道,在全媒体平台持续宣传报道老一辈航天人的感人事迹、重大工程任务及各条战线上先进典型团队人物的奋斗故事等,不断勉励新一代航天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赓续奋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航天强国梦想实干拼搏。

图为“两弹一星”精神报道版面

(二)传承繁荣优秀传统文化。航天报社精心策划、持续完善副刊版面,结合时事热点和航天行业文化特色,正确解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彰显正党风、淳民风、扬家风、树新风的良好风尚。

(三)推动提升科学素养。由航天报社编辑出版的《中国航天报·飞天科普周刊》和《太空探索》杂志作为科普传播的主要平台,围绕国内外重大航天新闻事件和重要科技进展策划选题,已经成为航天内外各界人士持续关注的航天科普读物,助力全民科学素养的提升。

七、安全责任

2021年,航天报社在日常采编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三审三校”制度,对稿件的内容,包括政治导向、社会效果、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等方面严格把关,各媒体平台没有出现政治错误和保密问题,编校和印刷质量受控。

八、道德责任

(一)遵守职业规范。航天报社坚持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等制度规定,进一步规范采编人员的职业操守和道德行为,坚决禁止有偿新闻、有偿不闻、新闻敲诈。

(二)维护社会公德。航天报社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不断做好正面宣传,记者在执行采访任务时均能自觉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弘扬社会正气,传播航天好声音。

(三)接受社会监督。航天报社一直以来注重采编人员和证件管理,不安排非采编岗位人员执行采编任务,不向非采编岗位人员和兼职撰稿人发放记者证。记者执行采访任务时按照规定出示记者证,并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和新闻纪律。航天报社在官方网站长期公布持证记者情况,开通有效监督渠道,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九、保障权益责任

(一)保证从业人员合法权益。航天报社关心员工生活和安全健康,采取多种措施保障职工权益。不断完善工会制度建设,组织丰富的文娱活动,提升职工生活质量,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认真执行法定假期休假制度,鼓励员工应休尽休;为员工提供年度体检。

(二)保障从业人员薪酬福利。航天报社坚持以人为本、依法用工,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按时发放薪酬,足额交纳“五险一金”,为员工交纳补充医疗保险和企业年金等。

(三)规范新闻记者证管理。航天报社按规定为符合条件的采编人员及时申领新闻记者证,同时加强记者证管理,按时年检,及时收回调岗、退休等采编人员的新闻记者证。

(四)开展员工教育培训。2021年,航天报社积极组织员工参加相关专业技术培训,提升专业水平,提高内在素质,通过开展“每月一课”活动,把业内优秀专家学者引进来有针对性地讲授专业知识。

十、合法经营责任

(一)遵守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2021年,航天报社严格遵守国家法律,严格落实新闻出版法规、著作权法等相关规定。积极加强从业人员关于媒体法律法规、文件的培训学习,着力推进合法规范经营,社会反响良好。

(二)严格做到采编与经营两分开。航天报社贯彻落实相关政策法规,规范发行、广告等经营行为,坚持执行采编与经营“两分开”,严格要求采编人员不得从事广告经营活动。

(三)不刊播违法违规广告。航天报社严格落实广告刊发相关规定,健全广告刊发审核制度,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不刊播违法违规广告。

十一、后记

(一)回应。按照上级部署,航天报社今年首次公开报告媒体社会责任,上一年度未开展报告,因此没有回应内容。

(二)不足。2021年度,航天报社在加速媒体融合、推进融媒体中心建设、创新报道形式等方面进行了许多积极尝试,但在媒体融合深度、发展程度上还有所欠缺,新媒体覆盖面、影响力还需进一步提升,全媒体传播体系还需要尽快完善。

(三)改进措施。航天报社将针对短板弱项改进新闻宣传工作,持续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和融媒体中心建设,加大复合型人才和全媒体人才培养,开创航天新闻舆论工作新境界,为航天两大集团公司早日建成世界一流企业、支撑世界一流军队建设营造良好氛围,为建设航天强国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撑。

打印本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