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报社动态

中国航天报社有限责任公司2022年度媒体社会责任报告

发布时间:2023/05/30 文章来源:中国航天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字体:【】 【】 【

一、前言

1.媒体概况。中国航天报社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航天报社)成立于1986年,《中国航天报》创刊于1986年1月1日,是我国航天领域唯一公开发行的、权威报道我国航天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报纸,《中国航天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主办。

《中国航天报》每周出版5期,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报道中国航天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动态、科研成果、经济活动、企业文化、国际交流等信息,介绍国内外航天界的重大活动和发展走势等。

此外,由航天报社编辑出版的《太空探索》杂志是一本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宇航学会主办,是国内目前最权威的航天科普月刊之一,曾多次被评为“公众喜爱的科普期刊”。

近年来,航天报社致力于建设航天新型主流媒体,除了传统纸媒外,还打造了《中国航天报》网站、学习强国号、微信、微博、抖音、头条、澎湃、网易、快手、视频号、中国航天手机报等传播平台。

2.社会责任理念。2022年,《中国航天报》作为航天两大集团公司党组机关报,按照“政治家办报”要求,坚守意识形态主阵地,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无论是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还是航天两大集团公司工作会、战略会等重要会议报道,航天报社都提前策划、周密部署,做到时政报道准确权威,第一时间传递党组声音。除了传统的报纸,《中国航天报》全媒体集群也在第一时间发布相关报道、专题,全方位、立体化地完成了时政报道。

3.获奖情况。2022年,航天报社作品《“祝融”轧下中国印》获得第三十二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2件专题作品荣获2022年度国家网信办中国正能量“五个一百”百项网络精品,其中专题《实现采样返回 再立探月新功——中国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获评优秀精品。在国资委主办的国企好新闻评选中,获奖作品的质与量位居央企报送单位最前列,共9个作品获奖,3个作品获评国企好新闻文字类作品和融媒体类作品一等奖,涵盖消息、通讯、融合报道等多种体裁和形式;5个作品获评国企好新闻二等奖,1个作品获评国企好新闻三等奖。《漫话天宫》系列节目、“瞰天宫”策划获评“首届中国行业媒体融合发展创新案例”。

二、政治责任

1.政治方向。2022年,航天报社持续做好迎接党的二十大,宣传、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相关报道工作。在《中国航天报》开设“喜迎二十大”栏目,展示航天两大集团公司各条战线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的相关报道。开设“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栏目及“非凡十年”子栏目,陆续刊发相关报道引发较好反响。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报社派出一名记者上会采访。采写了航天科技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吴燕生亮相“党代表通道”、采访二十大的外国记者点赞中国航天、地方政府支持航天产业落地等原创报道,在党的二十大召开期间发出航天好声音。

2.舆论引导。2022年,航天报社围绕党和国家重大政治活动、政治任务,守正创新开展重大时政报道工作,充分发挥了《中国航天报》作为航天系统党的意识形态主阵地的舆论引领作用。航天报社围绕中国空间站建设、航天装备发展等重大航天工程、航天事件,全方位、立体化地报道中国航天主责主业,充分体现出《中国航天报》作为行业第一媒体的权威性、专业性和影响力。

3.舆论监督。航天报社在日常报道中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营造干事创业勇担当的浓厚氛围,引领航天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强化责任担当、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政策执行、服务生产、服务基层的能力。同时,航天报社深入航天系统各基层单位,大力挖掘报道党建引领科研生产新闻线索,持续报道基层党组织在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的探索与创新。

4.对外传播。2022年以来,航天报社以开放的姿态与其他平台合作,众多涉及国际航天的原创科普内容不仅在航天报社各媒体平台刊登,还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中央主流媒体,以及“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今日头条、中国军网等头部机构广泛转载,不断打造对外传播生态链,共同发出航天好声音。

三、阵地建设责任

1.融媒体矩阵。目前,航天报社已经形成了以《中国航天报》《飞天科普周刊》《太空探索》等为代表的传统纸媒平台,以网站、微信、微博、抖音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进一步促进了中国航天好声音的立体化传播。

2.融媒体报道。2022年,官方微博发布1300余条,总阅读量突破3亿次,创作了300余条视频,达上千万次播放。累计粉丝100.5万,据央企#微博影响力#月榜TOP20数据,最好成绩位列第3,平均排名位居前五。《我航团队梦幻呈现“五环破冰”》的图文,阅读量突破1000万,成为2022年度阅读量最高的一条微博消息。

在问天实验舱发射任务报道中,基于《中国航天报》记者前期采访中积累的素材,后方编辑精心制作出具有中国风的“解码问天”长图,于7月23日发射任务前夕在《中国航天报》全媒体矩阵发出,主要中央媒体平台先后接连转发,其中@人民日报单条阅读量560万,集团微博单条阅读量30万,网友评论称赞创意自信独特、形式科普易懂、设计耳目一新,是国粹和科技的融合。

3.融合采编平台建设。2022年航天报社打造了一个集指挥大厅、音视频制作间、演播室等于一体的融媒体中心,借助新技术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开展协同工作、进行产品升级。按照“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要求,重构业务流程,对策、采、编、发新闻生产关键环节进行全面、系统设计,坚持移动优先的策略,促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努力成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新型主流媒体。

四、服务责任

1.信息服务。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之年,《中国航天报》先后刊发了以《开创新时代航天改革发展新局面——航天科技集团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主体任务综述》《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昂首迈向世界一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发展纪实·全面深化改革篇》为代表的集团层面深化改革报道,各媒体平台还报道了基层单位改革亮点和经验做法。

2.社会服务。2022年,报社负责《中国航天报·金秋时光》的编辑工作,开辟了“喜迎二十大 讴歌新时代”专栏,引导航天老同志讴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点赞中国航天事业在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骄人成绩和铸就的时代精神,奏响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主旋律。配合航天离退休工作部开展“喜迎二十大·讴歌新时代”主题征文和书画摄影作品评选及编辑成册工作,充分激发老同志的荣誉感、传播航天正能量。

3.公益活动。2022年,航天报社坚持公益属性,开展各种形式的航天公益活动。其中,在“航天精神教育基地”大型采访活动中,航天报社与基层单位携手合作,为中小学的孩子们讲授精彩的国防教育课、航天科普课,同时向多所学校分发《飞天科普周刊》和《太空探索》杂志上千份,有力推动了航天科普与国防教育在青少年中的深入开展。

五、人文关怀责任

1.民生报道。在做好重大新闻报道的同时,航天报社还在日常新闻报道中丰富基层报道、活跃文化报道,不断改进版面设置,体现出更为浓厚的航天文化味,为满足航天员工的精神文化需求打下了坚实基础。

2.灾难和事故报道。在进行灾难报道时,航天报社及时对卫星遥感等航天技术应用于减灾救灾进行报道。同时,航天报社在每年3月22日“航天质量日”、6月“安全生产月”和9月“全国质量月”期间加强安全生产和质量工作相关报道,第一时间传达上级对安全生产的重要工作安排,持续强化全员安全生产意识。

3.以人为本。《中国航天报》以有温度、有深度、有力度的团队人物报道,在全媒体平台持续宣传报道重大工程任务及各条战线上先进典型团队人物的先进感人事迹。“七一勋章”获得者陆元九,“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杨嘉墀、王希季,“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获得者陈定昌、苏日新和尉凤英,“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获得者一院一部党委和五院西安分院党委,以及执行宇航和型号任务的试验队团队人物等鲜活事迹在各平台广泛传扬。

六、文化责任

1.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22年,《中国航天报》还持续策划了“红色印记”相关报道,组织新闻报道组走一线、查资料,探寻“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和新时代北斗精神的历史源头与形成脉络,展现航天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2.传承繁荣优秀传统文化。航天报社精心策划、持续完善副刊版面,结合时事热点和航天行业文化特色,正确解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彰显正党风、淳民风、扬家风、树新风的良好风尚。

3.推动提升科学素养。报社编辑出版的《中国航天报·飞天科普周刊》围绕宇航与防务两大领域精心策划选题,为读者呈现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科普文章。报社编辑的航天科普月刊《太空探索》持续以专题策划对航天领域的重大科技进展进行全方位、多视角的解读。2022年承接了中国科协科普中国“航天科技解读”项目,依托自身的原创精品内容和专业作者队伍,向科普中国平台提供涵盖火箭研发、载人航天、深空探测、星际畅想、科学家精神等方面100篇科普图文作品和70个精品短视频。

七、安全责任

2022年,航天报社在日常采编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三审三校”制度,对稿件的内容,包括政治导向、社会效果、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等方面严格把关,各媒体平台没有出现政治错误和保密问题,编校和印刷质量受控。

八、道德责任

1.遵守职业规范。航天报社坚持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等制度规定,进一步规范采编人员的职业操守和道德行为,坚决禁止有偿新闻、有偿不闻、新闻敲诈。

2.维护社会公德。航天报社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不断做好正面宣传,记者在执行采访任务时均能自觉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弘扬社会正气,传播航天好声音。

3.接受社会监督。航天报社一直以来注重采编人员和证件管理,不安排非采编岗位人员执行采编任务,不向非采编岗位人员和兼职撰稿人发放记者证。记者执行采访任务时按照规定出示记者证,并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和新闻纪律。航天报社在官方网站长期公布持证记者情况,开通有效监督渠道,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九、保障权益责任

1.保证从业人员合法权益。航天报社关心员工生活和安全健康,采取多种措施保障员工权益。不断完善工会制度建设,组织丰富的文娱活动,提升员工生活质量,丰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认真执行法定假期休假制度,鼓励员工应休尽休;为员工提供年度体检。

2.保障从业人员薪酬福利。航天报社坚持以人为本、依法用工,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按时发放薪酬,足额交纳“五险一金”,为员工交纳补充医疗保险和企业年金等。

3.规范新闻记者证管理。航天报社按规定为符合条件的采编人员及时申领新闻记者证,同时加强记者证管理,按时年检,及时收回调岗、退休等采编人员的新闻记者证。

4.开展员工教育培训。2022年,航天报社积极组织员工参加相关专业技术培训,提升专业水平,提高内在素质,通过开展“每月一课”活动,把业内优秀专家学者引进来有针对性地讲授专业知识。

十、合法经营责任

1.遵守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2022年,航天报社严格遵守国家法律,严格落实新闻出版法规、著作权法等相关规定。积极加强从业人员关于媒体法律法规、文件的培训学习,着力推进合法规范经营,社会反响良好。

2.严格做到采编与经营两分开。航天报社贯彻落实相关政策法规,规范发行、广告等经营行为,坚持执行采编与经营“两分开”,严格要求采编人员不得从事广告经营活动。

3.不刊播违法违规广告。航天报社严格落实广告刊发相关规定,健全广告刊发审核制度,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不刊播违法违规广告。

十一、后记

1.回应。航天报社2021年公开报告媒体社会责任中指出在媒体融合深度、发展程度上还有所欠缺。航天报社在2022年重点打造一个统一指挥调度、高效资源整合、融合新兴技术、适应多介质传播的融媒体中心,形成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

2.不足。2022年度,航天报社在公益活动方面还有所欠缺,公益广告还需要完善,覆盖面、影响力还需进一步提升,传播体系还需要尽快完善。

3.改进措施。航天报社将针对短板弱项改进新闻宣传工作,切实增强公益广告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整合报社资源参与公益活动,提升公益广告创作水平,加大公益广告刊登数量,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保障公益广告宣传得以持续良好发展。

中国航天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2023年5月19日

打印本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