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需要什么样的新闻图片?
发布时间:2014/04/23 文章来源:中国航天报社 字体:【大】 【中】 【小】
在与报社同事交流过程中,我发现,新闻版面的编辑经常会为没有精彩的图片新闻发愁,而在与基层通讯员交流的过程中我又发现,通讯员普遍觉得能在《中国航天报》上发表新闻照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要发在一版要闻版就更困难了。
对此,我想在此谈谈个人在图片新闻的选材、构图及投稿技巧方面的浅见,希望对大家为本报供稿、提高稿件采用率有所帮助。
Q(问题):我们单位没什么可拍的,产品全都保密。
A(回答):保密的环境可以有选择地拍摄局部和人物,确保画面中没有违规内容,可参考本报摄影记者宿东、王磊的一些作品。涉及航天员工生活和航天人参加集体活动、公益活动的,不会涉密,也可以拍摄。员工的生活,同样是《中国航天报》关注的对象。
2013年5月24日《中国航天报》一版刊发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为青年举办集体婚礼活动新闻照片,反映了单位对员工的关爱和员工的美好生活,告诉读者航天人并不都是冷冰冰的,同样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
Q:我们公司的产品拍了好多年了,无法挖掘了。
A:同样的产品,在不同新闻事件中,就有了新的报道价值。中国航天科工四院万山公司的平板车型号不多,却随着市场开拓的新情况而不断见诸报端,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另外,同样的产品,换个角度拍摄,往往会有新意。
今年3月27日《人民日报》三版的图片新闻《通信网络助森林防火》,摄影师爬到电线塔塔顶往下俯拍运送设备的官兵,既突出了通信设备这一新闻主体,又给读者呈现了崭新的视角,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航天企业也有许多“高点”等独特角度,值得摄影师去尝试,大胆创新拍摄视角。
Q:单位今年没承担重大宇航任务,新闻资源匮乏。
A:不能否认,反映重大航天工程的新闻照片会令编辑眼前一亮,采用率极高,但是,航天企业并不是时时刻刻都有重大航天工程的进展在发生,也不是所有重大航天工程进展都适合用图片来表现。这时候,关注本单位的民品项目、普通员工细心工作的场景,把常规场景拍出新意,就十分重要。
反映卫星总装人员在总装总测厂房微波暗室乘坐升降车进行SAR天线安装工作的图片新闻《航天“蜘蛛人”遨游在“太空”》,由于画面新颖、标题风趣,吸引了编辑和读者的眼球,同样刊发在一版。
Q:要想提高新闻照片采用率,发稿时机应该如何把握?
A:首先,新闻照片时效性一定要强,拍摄后要第一时间配好说明,通过单位审查,发往报社投稿平台。其次,如果能选择节日、展会、体育赛事等重要事件作为新闻由头,就更好了。
今年3月4日《中国航天报》一版刊发了二院中心幼儿园学雷锋图片新闻,就恰当抓住了学雷锋日的节点;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环卫车登上2013年4月9日一版,与索契冬奥会密不可分;中国卫通卫星测控中心工作人员日常工作的照片,刊发在今年3月7日一版,也是与三八妇女节和保障全国两会广电安播有关,如果没有这些新闻由头,想刊登在报纸上都很难。
最后,发稿时与编辑及时电话沟通十分必要,编辑可以有针对性地提供指导建议,通讯员投稿后编辑也会给予重点关注。
Q:有些员工活动与单位主业无关,也可以投稿吗?
A:当然。反映员工献爱心、做好事以及单位履行社会责任的新闻照片一样有机会见报。
《航天志愿者服务园博会》刊登在2013年5月14日四版,表现的就是三院职工志愿服务的活动;《航天职工危急关头显本色》这一幅表现7111厂职工暴雨中抢险救灾的照片,则刊登在2013年7月19日一版。由此可见,反映航天职工热心公益、扶危济困的品质和担当的新闻照片,都是报纸需要的。
Q:图片说明如何写作?
A:图片说明不等同于消息、特写、简讯。它是与图片一同出现的,为说明画面而存在的。第一,图片说明写作中要与照片反映的内容紧密结合并有所升华;第二,把新闻要素、背景材料介绍清楚;第三,贵在简约,文字说明不宜过长;第四,不拘一格写好说明。新闻图片给人以形象的感觉,是一个静止的画面,而文字说明用笔墨调动人的感官及大脑思维,给人以具体、鲜活的材料补充;第五,要锤炼文字功夫。
另外,作为编辑,继续提供几点忠告:
一、图片新闻一定要关注一个新字,切不可把几个月以前拍摄的照片甚至几年前拍摄的照片投给编辑。有经验的编辑看到“可疑”的照片,会查看照片的原始记录信息,如果发现照片是很久以前拍摄的,一定会很失望;
二、投稿时,尽量写明作者单位、联系方式,便于编辑随时与你联系;
三、每个新闻事件,尽量多拍几个场景,远景、近景、中景都提供给编辑,便于编辑根据版面具体情况选用照片,提高采用率;
四、如果您有漫画和PS绘图特长,也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新闻漫画,报纸二版、三版、四版都可以刊载。
五、一定要多阅读国家级大报、主要通讯社刊发的图片新闻,从中汲取经验,自己也要多拍摄多投稿。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摄影技能的提升和与编辑沟通的顺畅,你的新闻照片一定会更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报纸上。(刘淮宇)
(作者为采编一部主任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