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业务交流 > 航天新闻通讯

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发布时间:2014/06/17 文章来源:中国航天报社 字体:【】 【】 【

两年前,我从人事、团委的岗位转到宣传岗位。两年来,从最初的独自冲刺,到后来发动团队奔跑,我深深地体会到,宣传工作要有“大格局”,不能一个人战斗。

最初接手宣传工作,我最大的困惑是无“米”下锅。一方面,我所在的总体部是龙头部门,线索的“金子”俯拾皆是;另一方面,由于没有经验,我不能及时得到这些线索,不知道该宣传些什么。于是,我总是在重大事件发生后被领导催促着赶稿子,非常被动。痛定思痛,我决定在干中学、学中干,主动出击找线索。那时的我像个偏执狂,见到领导就让对方指指宣传方向,见到专家就让对方聊聊经历和梦想,见到同事就谈谈对方承担的重点工作进展。部领导也非常支持,给了我很多机会参与到重大材料撰写和重要会议、活动中。就这样,工作日志本上列的选题越来越多,我再也不愁“写什么”了。

但是,新的问题随之而来,我陷入了“写不过来”的困境。当时有很长一段时间是我独自一人主管宣传工作,选题、采访、撰写等都是独立完成的。那一年我粗略统计了一下,除了每天上传下达的事务和组织、参与的各类活动、会议,我撰写了60余篇稿件以及不计其数的报告、公文、论文,挑灯夜战是家常便饭,连做梦都在想思路。很快我就发现力不从心——就算我全力奔跑,累趴下也不能及时把如此多的好线索报出去。

在主管领导的帮助下,我调整了策略,以提升宣传工作组织能力为重点进行突破。我们对通讯员队伍进行了重新梳理和把关,确保质量和队伍相对稳定。与此同时,根据宣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修订了宣传管理办法,考核的导向从重数量到重质量转变。一系列机制也建立起来,总体部的层面做到了“篇篇有评分、月月有点评、季度有公示、年度有评比”,处室层面做到了“月度定计划、季度报线索”,宣传管理渐渐规范起来。

通讯员们很快意识到,“凑数”类的稿件不灵了。以前一篇稿件能得1分,现在不好的稿件只能得半分,甚至0分,而写得好的稿件能得2分,发表在各级媒体上的稿件,更是能累计得到10余分。每月公示在部网的优秀稿件点评也成为通讯员们的榜样和动力。“我这个月没被‘点’上,继续努力”,“点评让我知道了什么是好稿,好在什么地方”……很多通讯员兴奋地跟我说。

在调研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梳理了稿件仍存在的问题,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培训。“如何发现好线索”、“如何将会议报道写得好看、有营养”、“如何将型号进展写得生动、透彻”、“我的稿件为啥没有得高分”……各种培训主题贴合实际,为通讯员们解了渴。除大范围培训外,我们还组织了“写作知识进处室”活动,结合每个处室特点和需求,与通讯员们深入交流心得,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慢慢地,基层通讯员发表的文章越来越多,有的甚至刊登在《中国航天报》头版显赫位置。每到此时,我都会给作者发一封恭贺的邮件,感谢其辛勤笔耕,并把几份当期报纸郑重地送给作者,以便其送领导、送同事、送家人。写惯了技术报告和论文的他们,得到这样一份特别的礼物,惊喜之情溢于言表。

就是这样,我们在2013年度荣获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新闻宣传先进集体奖、《神舟》和神舟网优秀通联单位荣誉称号,以及《中国航天报》好新闻奖5篇、《神舟》好新闻奖3篇、各级优秀通讯员奖6人次,我也有幸获《中国航天报》“新闻十佳”通讯员荣誉称号。

现在,站在新的起跑线上,我发现自己不再孤单——有一群优秀的同事聚集在一起,共同奔跑,寻求新的突破。

潘晨 作者单位:五院总体部)

打印本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