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业务交流 > 航天新闻通讯

最好的科技报道是科普

发布时间:2014/12/12 文章来源:中国航天报社 字体:【】 【】 【

航天新闻工作者很让人同情,因为我们所面对的大部分报道都与科技有关,而科技深奥、严肃、冷静,很难写出生气勃勃的稿件;航天新闻工作者又很让人羡慕,因为与我们咫尺之遥的科技创新,正在推动着国家科技进步的进程。美国新闻业曾经评出的20世纪世界百大新闻中,科技新闻占37%。所以,其实我们是坐在新闻的“富矿”上面。

然而,科技新闻的确不好写。严肃客观的科技成果,缺乏让人动情的情感因素。当然,我们可以去挖掘科技背后的感人故事,但又会产生花絮是否“盖过”了科技成果本身的风头的自我怀疑。

那么,科技报道最应该有的样子是什么?

我认为,是科普。不同于科研论文或报告,呈现于大众媒体的科技报道面对的主体永远是普通读者,他们大部分不了解艰涩难懂的科学知识。所以,科技报道的使命就是将科研成果以浅显、直白、通俗易懂但无比准确的表达方式呈现给读者,使得“老妪能解”。说得崇高一点,提升国民科学素养也是航天新闻工作者的使命之一。

唯有科普,能够实现这样的目的。

所谓科普,其本身是指普及科学知识,无关形式。但或许科普报道正是需要调用最多形式的报道类型,因为航天领域与大众生活距离较远,知识的鸿沟与语境的差异相伴而生,记者必须将航天科学的话语体系转译给大众,那么往往就需要修辞的辅助,比喻、拟人、对比、类比……这些都是我们常用的手段。

还有一些常规技巧,比如将数字形象化(11.2km/s的速度有多快?7500N的力量是多大?),将产品大众化(新材料与哪些日用品用料相似?),将效果生活化(新技术能为百姓生活带来哪些改变?)……

当然,要做好科普,首先记者要完全弄清事情的原委。在理解的基础上,我们才可能诞生逻辑。运用逻辑解释发生的科技事件,报道就会如演奏乐章一样有节奏、有动感。

一篇很有名的科技报道是获1984年普利策特稿奖的《让它飞起来》,说的是波音公司研制和销售757的故事,看看作者给每一部分写的直奔主题的导语:

第一部分:波音每卖出一架新的波音757就要损失数百万美元。

第二部分:我们差一点失去了一架飞机。

第三部分:销售喷气式飞机有点像兜售宗教。

第四部分:它看上去简直不像一架准备投入商业服务的飞机。

是不是很想读下去?每句导语都开启了一个非常吸引人的话题,这就是记者通过理解掌控行文逻辑的最佳范例之一,他一定是花了好几个月,把波音公司挖地三尺了。

怎样把科技报道写得鲜活有生气,相信是很多航天新闻工作者都在思考的问题。我想借自己的一篇报道粗浅地谈谈一些想法。

宇航发射报道是《中国航天报》的常规报道,每年有几次发射就会有几次大篇幅的试验队报道。记者去一线采写,这本该充满兴奋和惊喜的旅程,却因题材一再雷同、难以创新而被视为畏途,发射报道成为一道“窄门”。但今年各位记者都力求创新,出现了不少思路和文笔俱佳的报道。

今年9月4日,创新一号04星发射。据事先了解,这次任务的卫星试验队是航天系统外的单位,一般不做团队报道,而卫星用途又不便涉及,写作空间非常小。火箭是一个成熟型号,每次变化都不大,而且此前我采访过一次该型号,那次就没有挖出好料,这次也没有信心,很苦恼。

这样一次被我视为“缺乏新闻性”的任务,若按常规方法写,可能会毫无亮点,乏味之至。为了突破“窄门”,我决定写故事。

一个故事是故事,三个故事是小故事,五个故事就是碎片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那边发生的,本身就是一个故事,所以我就写一个故事。为了使故事凝练再凝练,我决定放弃单写卫星团队的想法,只写火箭试验队的事。

故事只要逻辑清晰,就能像一根绳子串起任何相关的其他东西,甚至话分几头也不会凌乱。这个逻辑是什么?因为时间、能力等的不足,我最终选择了最常规的时间逻辑,用发射前最后四天发生的事和火箭状态变化作为绳子,串起火箭不败历史、技术创新、团队建设、未来任务等信息。

如果时间充裕、运气不错,还能以某个问题的发生与解决、某个人物的行动等作为线索,串起千姿百态的风铃。

这是一次尝试,因为文笔还不成熟,风格也没养成,有些跌跌撞撞。后来觉得这种形式有些花哨,稍微掩盖了信息量不足的缺点。

另外,我希望赋予火箭一些悲壮色彩,但或许是一厢情愿。至于科普,我那时候还没想到这个问题。

(作者为采编二部编辑 倪伟)

打印本页】 【关闭